优秀案例展示|合续科技-黄埔镇大雁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
第十四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详细内容链接 由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生态市政建设专业委员会,ANSO环境科技产业联盟发起的2025年度城乡水环境治理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已告一段落。入选优秀案例的单位将于9月25-27日在宁夏银川举办的第14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上受邀参与颁奖仪式。(相关链接:论坛议程首发!第14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即将召开),我们将陆续展示部分优秀案例,感兴趣的单位欢迎继续将优秀案例发给我们! 黄埔镇大雁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 申报单位: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项目背景 (1)实施背景:《中山市污水处理厂扩容计划方案(2021~2025年)》中对黄圃污水处理厂系统进行扩容分析,为相应政策以及扩容计划方案,增设大雁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30000m3/d),以便加快补齐处理能力缺口,更好的为人民谋福利。 (2)目的和意义:项目的建设对当地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大幅减少了水厂建设用地和周期。通过公建化、集约化、社区化理念极大地摆脱水厂选址局限和环评、稳评压力,改善了周围人居环境。 (3)解决的关键问题 项目用地红线临近居民区,解决了项目前期推动的邻避效应,以及传统方案建设周期不满足通水时间节点需求和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4)建设方案对比图: 传统方案占地31065.52m²(46.60亩),项目案例方案占地12367.61m²(18.55亩)。案例方案在停留时间更长,有效水深更浅的情况下,利用集约化设计,大幅减少内部道路和构筑物间的间隙,在不减少功能建筑的情况下,总占地面积节省50%以上。 二、技术路线 (1)采用技术:建造形式采用公建化装配式水厂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工艺为:粗格柵及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调节池/事故池→A³ /O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紫外线消毒及巴氏计量槽。 (2)技术(产品)优势 公建化装配式技术主要优势在于建造方式的创新,采用的处理工艺与传统处理工艺可以无缝衔接和适配。主要优势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速度快:大幅缩短建设周期,仅为3~6个月。 2)质量高:工厂标准化生产,环境可控,质量更稳定可靠。 3)占地省:设计紧凑,集成度高,减少占地,吨水占地≤0.5m²/m³。 4)灵活性好:模块化设计,分布式建造,化整为零,因地制宜建设水厂,利于就近处理和资源化,便于增容改造、搬迁复用。 5)外观好:城市公共建筑化的外观设计,造型美观,与周边环境协调性好。 6)管理便捷:高度自动化,易于远程监控,降低运维难度。 7)绿色环保:现场施工量少,噪音、粉尘建筑垃圾污染大幅降低。 三、创新亮点 项目采用我司自主研发的公建化装配式水厂处理技术,主要由装配式池体、工艺设备、工艺管线、综合设备间等构成,具有明显的产品化标准化特征。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模块化设计与生产(占比80%) (2)高效集成与装配技术(省地50%) (3)智能化与数字化融合(提升60%) (4)施工周期(加快60%)与成本优化(节省20%) (5)绿色环保(主材可回收≥90%) 四、运行成效 项目案例通过公建化装配式水厂处理技术(产品)的应用,主要成效有以下几点: (1)实施成效 1)实施效果 大雁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完工之后形象美观,污水处理单元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有利于臭气的集中收集和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臭气污染对周围居民生活及工作的影响。 2)社会效益 项目案例主要服务范围为黄圃镇大岑围、大雁围及三乡围部分污水,在项目运营后,周边流域水体污染程度大幅下降,减少了水质黑臭问题,水质明显得到改善,区域内居民的居住环境也显著改善,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高。 3)生态效益 大雁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带动了水厂地面及周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全面提升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实现环境友好型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同时,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一定的效益,经过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作为灌溉水等生态补水使用,大大节省了水资源。 4)模式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现场建造”到“工厂制造+现场装配”的模式升级,在效率、质量、成本及环保等方面均展现显著优势。 (2)运营成效 1)项目运行情况 项目案例于2024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平均日处理量12000 m³/d,峰值处理量44000 m³/d,雨季应急处理均稳定达标。 2)关键运行水质数据分析 A.基于2024年6月-2024年12月监测值: B.基于2025年1月-2025年6月监测值: C.2024年6月~2025年6月进水CODCr月均值与出水CODCr变化图如下: D.2024年6月~2025年6月进水NH3-N月均值与出水NH3-N变化图如下: E.2024年6月~2025年6月进水TN月均值与出水TN变化图如下: F.2024年6月~2025年6月进水TP月均值与出水TP变化图如下: 通过以上水质数据分析,项目案例正式运营1年多以来,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的一级标准,有效应对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带来的负荷冲击。 五、适用地区和条件 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城镇排水就近收集、就近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土建处理厂建造形式,由于占地面积大、投资高、施工慢、外观不友好,难以适应建设资源型、分布式处理厂的需求。 公建化装配式水厂是一种新型水处理产品,主要由一体化装配式池体、工艺设备、工艺管线、电气自控系统、综合设备间等功能单元组成(如将传统水处理工艺格栅、调节池、生物反应池、沉淀池、深度处理模块等进行预制化、模块化,在工厂内完成标准化生产,运输至现场快速拼装集成的水处理系统),具有明显的产品化/标准化特征。 该技术(产品)适用于: (1)处理规模:1000m³/d~100000m³/d水处理规模、满足市、县(区)、镇(供水厂/污水厂)建设需求; (2)寒冷地区:通过定制化设计(如加设保温层,密封顶盖等措施)可适应高海拔、低温环境地区。 (3)土地受限区域:通过集约化设计(如共壁结构、立体布局等措施)节省占地50%以上,特别适合用地紧张的工业园区或城镇核心区域。 (4)需快速建设地区:应急治污、灾后重建或发展新区等时效性要求高等场景。 (5)技术升级改造或扩容项目:模模块化便于分阶段实施,传统钢砼水厂改造时可保留部分构筑物,在有限利用场地新增装配式单元。 (6)生态敏感区:公建化装配式水厂技术施工污染少(减少90%以上扬尘和噪音),适用于水源保护区或生态脆弱区等。 六、综合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案例的实施和运营情况分析,公建化装配式水厂处理技术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减少土地成本:相对于传统建设方案,可节省用地50%以上,减少征地费用。 2、节省建设工期:项目案例建设工期仅为4个月,相对于传统建设方案(8~12个月),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节省建设成本。 3、运行稳定可靠:项目案例投运1年以来,累计处理污水量约474.24万m³。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的一级标准。有效应对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带来的负荷冲击。 4、节约运行成本:项目案例运行过程中吨水综合成本为0.739元,其中:电耗成本占比58.1%(0.429元/吨),药剂成本占比10.2%(0.075元/吨),污泥处置成本占比3.3%(0.024元/吨),人工成本占比28.5%(0.211元/吨),相对于传统工艺模式,在相同处理规模和水质要求下,运行费节省20~30%。 5、污染物减排效益:项目投运1年以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CODCr:318.02吨、NH₃-N:32.93吨、TN:24.16吨、TP:5.78吨,有效改善排放水体流域水质。 联系方式 史德威,13501262221 (微信同手机号) 张 萍,13681573452 董元喜,13911371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