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客服:+86 10 8838 0825手机访问
当前位置: 主页>市场分析

优秀案例展示|中建水务-吴江区2024-2027年度农污运维养护项目

访问量:173   发布时间:2025-08-22 10:02:49 字号+  字号-

第14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详细内容链接

由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生态市政建设专业委员会,ANSO环境科技产业联盟发起的2025年度城乡水环境治理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已告一段落。入选优秀案例的单位将于925-27日在宁夏银川举办的第14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上受邀参与颁奖仪式。(相关链接:第14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9月将于宁夏召开!欢迎报名参加),我们将陆续展示部分优秀案例,感兴趣的单位欢迎继续将优秀案例发给我们!

吴江区2024-2027年度农污运维养护项目

申报单位:中建水务运营有限公司

         一、项目总体情况

         苏州市吴江区2024-2027年度农污运维养护项目由苏州吴江绿村水处理有限公司公开招标,中建水务运营有限公司凭借专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运营经验于2024415日成功中标,并于51日正式进入运营期,合同期为3年。服务范围辐射吴江区932个自然村,惠及农村人口约137.04万人,基本实现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全覆盖。

         项目运营内容主要包含对全区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泵站实施标准化运维、智能化管养,对管网系统常态化维护,同时涵盖各类附属设施的精细化管理。该项目通过现代化运维管理模式,构建了覆盖全域、高效稳定的农村污水治理运维体系,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巩固吴江区农村污水治理成果,通过专业化运维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持续稳定运行,切实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生态保护提供重要支撑。同时,该项目将积极探索数字化运维新模式,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着力打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的示范样板,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项目管理

         (1)项目运维管理方式。创新构建科技引领、全民参与的农村污水治理新范式,以专业化运维+智能化监管+全民共治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为全区932个自然村的污水处理设施、管网系统、提升泵站及化粪池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智慧化养护服务。建立科学完善的运维体系:实施差异化巡检机制(根据设施规模不同巡查次数不同),引入权威第三方CMA认证水质检测,开展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创新管网医生服务模式,全面疏通养护,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即时解决,实现设施运行正常、水质达标的卓越运维成效。通过智能化手段赋能管理升级,运用GPS定位巡检轨迹追踪、电子台账动态管理、物联网实时监测预警等数字化手段,大幅提升管理效能。打造多元共治新格局,结合主题宣传、村民互动等方式,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成功构建企业专业运维、村民共同监督、科技赋能增效的协同治理新格局,不仅显著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更培育全民环保意识,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吴江样板

        (2)项目整体效果。吴江区农村污水治理创新打造"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运维新模式,通过专业化团队驻点服务、智能化平台实时监管、多元化主体协同共治,构建起覆盖全区农村的全流程、精细化污水治理体系。我们以"绣花功夫"推进设施标准化运维,用"智慧大脑"实现全过程监管,借"群众力量"构建共治共享格局,让每一处污水处理设施都成为美丽乡村的"绿色卫士",每一滴达标排放的清水都诉说着生态振兴的故事,每一名参与监督的村民都化身环境保护的使者,共同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江南水乡新画卷,为乡村振兴筑牢生态根基、注入绿色活力!

        (3)保障机制。构建专业运维+智慧监管+村民共治+制度保障四位一体的长效运维机制,通过五个一工程确保农村污水治理永续运行:一支专业化运维团队驻点服务,一套智慧化监管平台实时预警,一批村民监督员常态参与,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运行,一套考核激励机制保障落实,形成企业运维、村民监督、科技赋能的闭环管理体系,让每一处治污设施都成为守护美丽乡村的绿色卫士,为乡村振兴筑牢生态屏障。

         三、项目亮点

        (1一村一档筑基长效运维体系。为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运维水平,项目创新推行一村一档精细化运维管理模式,通过系统化的管网日常养护、全覆盖管网巡查摸排、动态化信息建档,构建科学高效的智慧管护体系,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从粗放式精准化的全面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2)精细服务助推惠民效能升级。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运营理念,项目始终强化全员服务意识,以全方位、零距离的服务模式,用心用情服务业主及属地村民——严格落实半小时内快速响应、四小时内高效反馈的应急报修机制,确保村民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主动延伸服务链条,力所能及地协助村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将利民惠民的承诺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行动,真正打造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的乡村服务体系。

        (3)工艺优化促进水质达标排放。针对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因曝气管段污泥堵塞导致的曝气不均、效率低下等问题,创新推出系统性整改方案,通过更换高效抗堵曝气带、优化曝气调控工艺、精准投加高活性污泥,全面恢复系统处理效能,有效解决出水氨氮超标、水质发黑发臭等难题。目前,平望部分设施作为改造示范点已率先完成升级,成功打造可复制的技术改造样板,为全面提升污水处理效能提供了示范性解决方案。

        (4)动态监测筑牢水质安全防线。每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进出水水质进行采样检测,重点监测COD、氨氮、总磷等关键指标,确保水质稳定达标。针对处理效果波动较大的设施,精准施策——通过优化曝气量、补充活性污泥或投加生物填料等方式,提升系统稳定性。一旦发现水质异常,迅速响应、溯源排查,协同整改落实,确保设施长效稳定运行,为农村水环境筑牢安全屏障。

        (5)多元共治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以培训+检查双轮驱动,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通过常态化开展有限空间作业、高处坠落、消防应急等实战演练,全面提升一线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开展植树节、世界水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强化公众参与,推动农污运维共建共治共享,筑牢安全生产群众防线。

         四、综合效益分析

        (1)环境效益。该机制通过标准化运维和实时监测,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持续稳定运行,有效改善了农村水环境质量,河道生态自净能力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构建起"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观带。

        (2)经济效益。四位一体机制通过专业化分工和智慧化管理,降低运维成本,延长设施使用寿命。村民参与监督减少人为破坏,节约维修支出。良好的水环境带动了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3)社会效益。培育了村民的环保主人翁意识,通过主题宣传、科教剧场等方式,让环境保护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整洁的村容村貌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制度创新。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环境治理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吴江方案。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应用提升了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政企民协同机制丰富了乡村治理体系内涵。不仅解决了农村污水治理难题,更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实现了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联系方式

史德威,13501262221 (微信同手机号)

  萍,13681573452 

董元喜,1391137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