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客服:+86 10 8838 0825手机访问
当前位置: 主页>市场分析

优秀案例展示|中建生态-泰兴开发区自来水厂及配套设施PPP项目

访问量:245   发布时间:2025-08-14 09:53:12 字号+  字号-

第14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详细内容点击图片链接

由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生态市政建设专业委员会,ANSO环境科技产业联盟发起的2025年度城乡水环境治理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已告一段落。入选优秀案例的单位将于925-27日在宁夏银川举办的第14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上受邀参与颁奖仪式。我们将陆续展示部分优秀案例,感兴趣的单位欢迎继续将优秀案例发给我们!

泰兴开发区自来水厂及配套设施PPP项目

申报单位: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泰兴市开发区自来水厂项目是泰兴市自来水公司为应对城市供水需求增长、提升水质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而实施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选址于泰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旨在解决现有宝塔水厂工艺落后、用地紧张、无法实施提标改造等问题,通过新建现代化自来水厂,实现供水能力提升、水质安全保障和生态环境优化的多重目标。项目自立项以来,始终秉持低碳化、生态化、数智化发展理念,成为城乡水环境治理领域的标杆性案例。

二、运行条件

         泰兴市开发区自来水厂项目在选址、设计和运行中充分考虑了区域自然条件与社会需求,具体运行条件如下:

         1.气候条件

         泰兴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东风,年平均气温约15℃,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1031.8mm,年平均降雨天数80-100天,降水多集中于汛期。全年平均风速每秒3.7m。;同时,针对冬季低温对管网的影响,引入保温材料与热能回收技术,保障全年供水稳定。

         2.地形条件

         泰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略倾斜。城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2.50-6.80m(吴淞零点)。项目选址区域地势平坦,高差不超过2米,有利于供水管网的均匀布设与压力调控。厂区周边无大型工业污染源,地下水水质良好,为项目取水和处理工艺提供天然优势。

         3.供水规模

         项目设计供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日,覆盖泰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及周边乡镇,服务人口约100万人,全面满足区域用水需求。

         4.供水标准

         泰兴市开发区自来水厂采用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原水经机械搅拌与PAC混合均匀后,至折板絮凝池与平流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后经石英砂滤池过滤至臭氧接触池开始深度处理,而后进入活性炭滤池过滤吸附掉水中小分子有机物等杂质再进入清水池进行消毒,最后经吸水井至二泵房泵入市政管网。水厂出水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GB6749-2022》要求。

         5.经济水平

         泰兴市开发区作为江苏省重点产业园区,区域内工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超60%,经济总量位居江苏省县级市前列。项目投资约12.22亿元,资金来源包括政府专项债、企业自筹及绿色金融支持,建设成本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低碳化、生态化、数智化

         泰兴市开发区自来水厂项目以绿色、智能、高效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实现供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低碳化:构建碳中和供水体系

      (1)节能设备应用:厂区采用高效节能水泵、变频控制技术,年节约电力消耗约100万度,减少碳排放约900吨。

      (2)资源循环利用:项目采用分质供水、分级协同处理及本地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理念,实现污水源头处理及循环利用。比如,砂滤池和炭滤池的初滤水、反冲洗水会进入回收池进行回用;沉淀池排泥水和砂滤池反冲洗水经处理后,上清液达到标准排放,降低了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达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3)碳汇补偿机制:通过厂区绿化面积扩大(达2.5万平方米)及周边湿地保护,实现年固碳量约500吨,形成生产-生态协同发展的低碳模式。

         2.生态化:打造水环境友好型工程

      (1)生态工艺技术:采用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及微污染物,出水水质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保障居民健康。

      (2)生态景观设计:项目生态景观设计以清水之源,流水韵律为理念,融合江南水乡特色。厂前区设中心绿地、中式园林及休憩空间,以波浪造型植被呼应主题;生产区依功能分区绿化,水池周边选无飘絮植物,管线密集区用低矮植被。整体通过乔木、灌木、地被复层种植,结合水景、步道,既满足生产环保需求,又营造自然和谐的生态厂区环境,实现景观与功能统一,减少地表径流污染。

         3.数智化:构建智慧水务管理平台

      (1)智能监测系统:部署500余套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pH值、浊度、余氯等)、管网压力及漏损情况,实现供水系统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2)智能化调度:构建三级自控系统,通过PLC主站、子站及控制中心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监控;配备在线检测仪表实时监测水质、流量等参数,数据联动调节工艺;电力监控系统实现能耗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行效率与应急响应能力。

 四、运行成效      

         自项目投运以来,泰兴市开发区自来水厂在供水能力、水质保障、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供水能力显著提升

         项目一期工程投运后,区域供水能力从原有宝塔水厂的5万立方米/日提升至15万立方米/日,彻底解决开发区工业用水短缺问题,支撑区域内30余家重点企业稳定生产。

         2.水质安全全面保障

         通过深度处理工艺,出厂水浊度稳定在0.1-0.2NTU左右,余氯值控制在0.4-0.6mg/L,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饮用水安全满意度达100%

         3.经济效益显著

         项目通过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年运营成本降低约120万元。

五、结语

         泰兴市开发区自来水厂项目是城乡水环境治理领域的典范工程,其在低碳化、生态化与数智化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全国同类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项目将继续深化技术应用与管理优化,力争成为国家级绿色供水示范工程,为推动城乡水环境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六、综合效益分析

         泰兴市开发区自来水厂项目通过先进技术和科学规划,实现了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在经济效益方面,项目通过节能设计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水处理环节的资源浪费,提升了供水效率,为后期运营创造了持续的经济收益。环境效益方面,项目引入绿色建筑理念,通过生态景观设计与植被覆盖,显著改善区域微气候,降低热岛效应;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不仅提升水质净化效果,还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社会效益层面,项目通过优化厂区布局与交通组织,营造了整洁、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现代化水厂的建设为区域就业提供了机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水厂建设远期满足全市30m³/d需求,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此外,智能化计量与监控系统的部署,为能源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综上,该项目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兼顾多方效益,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联系方式

史德威,13501262221 (微信同手机号)

  萍,13681573452 

董元喜,13911371860